習文心路

在廣青文教基金會國畫班習畫多年,近來因為人數不足暫停開班而中斷了好一陣子。八月底開辦散文寫作班之前,執行長劉銘和幹事玉樺請我務必要報名,並要我幫忙招兵買馬,於是我找了『虎谿文會』的夥伴瑞璧前來助陣,她對散文早有興趣,又聽說由名作家愛亞老師擔任指導,不加思索地一口就答應,而另一夥伴玉媚因無法分身,只好錯失良機。至於我,心想『虎谿文會』計劃日後要出書,正可利用這難得的機會,學習一些寫作技巧,又有瑞璧在一旁可當我私人助教,因此也報名了。

第一天上課同學們自我介紹時,有位同學談到因為路途遙遠,正猶豫下一堂是否還來上課,在聽到有遠從板橋或土城(來回車程須兩小時以上)而來的同學之後,她肯定的說下回還會來。金蘭則是朋友臨時有事無法前來,由她代打,老師問她對散文感興趣嗎?她坦誠說對散文並不感興趣,沒想到後來她反而進步最多、劉銘和李燕則是從事廣播節目想加強語文能力、新寶希望能打開心內的窗(他是位視障朋友)、詠真是位師專的學生,想學習作文的教學法,大部分的同學則是慕愛亞老師之名而來。班上的成員可說是「傷健一家」,類別及程度不一的殘障者佔多數,參雜著少部分的正常者,這也是廣青文教基金會的特色。

中學時代就有寫日記的習慣,當時只是把它當作生活中的記事簿,心情愉悅時,留下長篇大論;心情沮喪時,視它為知己,向它傾訴委屈。很少回頭再看一遍,修飾不順不妥的文詞,反正自己寫著高興而已!後來看了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,才知道自己寫的東西根本稱不上文章,加入『虎谿文會』之後,作品更經常
被友伴們譏為「流水帳」。雖有心改善,卻不知如何去加強寫作能力,如今廣青開設散文寫作班,真是天助我也。在參加之前提酲自己一定要堅持到底,而對於自己的「破文章」要在眾人面前獻醜,也事先作好了心裡準備。

我首次參加散文類的課程,不知外界的教學方式,不過愛亞老師的獨特教學法,著實讓我大開眼界。除了在教室上課之外,還到大安公園,在星月夜空陪伴下,邊吃邊上課。每次上課老師都會問我們本周是否看了那些書報?點幾位同學講述,藉此可鼓勵我們多讀書並且可訓練表達能力。

上課時,老師常常突然指著牆上的鐘、玻璃杯……等物件,要同學們用口語描述一番,許多同學不但語詞生動、想像力豐富,而且唱作俱佳,不僅從色澤或外型去描述,甚至加上小說情節,一向自認表達能力還不錯的我,與他們相比明顯地差了一大截,是上了年紀的關係嗎﹖課堂上這類腦力激盪的遊戲,可激發出同學的內心世界和靈感,時常出現可愛、滑稽、有趣和驚奇的詞句,事後老師會作簡短的講評,對於同學的表現,總能「因材施教」作中肯的建議,讓我受益無窮。

有一回,老師將自己下車後在巷子裡漫步到教室的所見所聞口述一遍,要同學們略作筆記,然後各自回家寫一篇文章。我是用忠實的報導方式,以老師的語氣寫成一篇「巷弄趣聞」,老師評語真是一針見血:「對於記錄和組織方面很有天份,但缺乏想像力和深入的描述,且贅字太多。」,我在『虎谿文會』也常犯同樣的毛病,唉!真是惡習難改。經過老師的指導之後,每到一個新的地方,我學會仔細觀察四周人、事、物,模擬建構一篇文章,感謝老師給我們這類想像力的訓練,雖然到目前仍無重大突破,但至少我已經開始起步了。

上寫作班並不如事先想像那麼可怕,偶而也輕鬆有趣的一面,不過要寫好文章,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學到的,是需日積月累的學習和領悟,才會有所進步,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。參加廣青散文寫作班,除了學到愛亞老師所傳授的獨特寫作技巧之外,對文學的品味有所提昇,賞析的視野也較前開闊,同時也結交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,為了紀念這一段美麗的回憶,特寫此文做為學習散文的註腳。

 

             八十五年十二月七日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榮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