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前進金門 

從童年時期起我一直有個心願,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環遊世界。但因健康狀況欠佳,夢想就此懸盪在心中,一直無法實現。

前些日子,鄰居們欲組團前往金門觀光,邀家人和我同去,我擔心自己行動不便會影響團隊的活動行程而拒絕。之後,在大哥的鼓勵和自己作好仔細評估之下,終於決定去嘗試,以償宿願。下定決心之後,我作了許多「行前準備」,包括:出發三天前測試「手提式呼吸器」性能、證件、醫療用品、以及向傷殘協會借一輛輪椅。媽媽擔心金門溫差的變化大,還為我準備一件厚厚的外套。儘管事先做了萬全的評估,裝備又如此齊全,心中還是十分緊張,擔心無法適應夜宿外地生活,因為這是病後第一次參加旅行團旅遊且在外過夜,面對如此新的突破,內心充滿「既期待又怕被傷害」的微妙情緒。

我們前去劃機位時,特別向航空公司申請,由空服人員推輪椅先護送我直接由公務門上機,先將我安排在第一排的座位上,再把輪椅放在下層貨艙裡,他們對殘障者十分尊重。空姐們親切地待我如上賓,我和她們聊天之後,才知她們每天在空中飛上六、七個小時,根本沒有機會下機去旅遊。我從機窗望出去,發現今天真是一個大好的飛行天,往下俯看海洋平靜得像一片藍色玻璃,船隻劃過靜海留下幾道淺痕,陸地上只看到重疊的高山和棋盤式的公路。平日馬路上的車水馬龍的景象,那種擁擠不堪和現在脫離塵世在萬里青空之上,兩者心情真是有天壤之別。 

遊覽車司機和隨車小姐是一對夫婦,都是土生土長的金門青年,先生個性十分豪爽,待人親切,而太太生得甜美,講起閩南語有點金門腔,每到一處風景點時,她都會把典故講解得非常詳盡。以下是她對金門的介紹:金門縣位居福建省東南,廈門灣口之金門島上,西隔十五公里海面和廈門島相對,東隔臺灣海峽遙望臺灣,北與馬祖列島共控大陸東南沿海,是我國反共的前哨,軍事地位相當重要。金門古名浯洲嶼,東西十五公里,南北十公里,明太祖洪武廿年築周圍六百三十丈之城郭,置千戶廳,以備海寇,明末清初為鄭成功舉兵之地。今天島上有四通八達的公路網,交通便捷,全靠早期十五萬大軍建設而成,解嚴之後,現今島上只剩下四萬多名駐軍。此地的農產品有:甘庶、落花生、龍眼等,又因水質甜美,所釀造高梁酒遠近馳名,還有香酥酥的貢糖也十分好吃。金門解嚴後,最近三年才開放台灣一般民眾觀光。

車行公路兩旁皆植有高聳的樹林,雖然在炎炎日夏中,我們車輛在行駛中仍十分涼爽,公路上舖滿黃金色的高梁穗,因為當地缺乏機器,於是他們利用過往車輛輾米,真是「物盡其用」。佇立在路口田中一尊尊的石頭雕像,金門人稱為「風獅爺」,據說可以保佑人們風調雨順,風獅爺造型有數十種之多,人們把它們奉為神明來膜拜。稻田中插有許多水泥柱,柱上還插上許多細鐵條,那是防止海峽對岸的傘兵偷襲,而特別設計的。 

「馬山觀測站」在深長地下道的盡頭,導遊說走一小段就到了,我本想自己行走,走到一半,大哥勸我坐輪椅,幸好他判斷正確,我們在那昏暗的地下道左彎右轉,走了十幾分鐘還未到。地上略帶潮濕水氣,可能是長期未受日照所致,厚重的牆全是用石板堆砌而成,對於金門的地下工程之浩大早有耳聞,如今親睹當年軍人們的心血建設,不禁心生敬意。觀測站的大望眼鏡可清楚看見海峽對岸的廈門,據導遊說那些漂亮景觀都是作統戰的「樣板」,其實大陸各方面都十分落後且人民生活十分困苦,自從大陸開放觀光後,這些樣板也就不攻自破。

到處參觀了一整天之後,晚上我們投宿在一個渡假村,洗去一天的疲憊後精神稍復,大伙走出小木屋到戶外散步,那墨藍色的天空中灑滿了閃爍的星星,隨口哼著童歌「一閃一閃亮晶晶,滿天都是小星星」,忽見夜空劃過一線光束,「是流星!」,一時高興竟忘了許願,不過卻勾起少年時和朋友到淡水去看流星雨和螢火蟲的美好往事,時光易逝,不知不覺間多年已過。而今,台北的天空恐怕再也見不到這麼漂亮的星海。經濟的進步換得的代價竟是生態破壞無遺,我們只能來金門回味生態的原貌。反觀此地的人們為了生計,不得不離鄉背井到台灣,在高樓水泥叢林、污濁的空氣之中討生活,真是個無奈的人生。

金門多丘陵,起伏不大,只有太武山居東部,沿途十分陡峭,它是全島最高處。導遊事先聲明要讓我們去行軍操練操練,路程來回大概要一個半小時。大哥用輪椅推著我一步一步的上山,但由於地勢高聳,從坐輪椅的角度上看去顯得更
高峭,推了十幾分鐘之後,只見山路愈來愈陡,心裡有些怕怕,無心瀏覽四周的美景,心中暗暗希望半途折回,沿途有許多阿兵哥和登山者皆氣喘如牛的告訴我們山路很陡,不可能推得上去的,年輕人自己走就已經滿身大汗了,更何況已值
中年的大哥推著我上山,其艱辛是數倍於他人,讓我想起一句英文歌的歌詞「他不重,他是我兄弟」,心中的的感激溢於言表。

司機張先生見狀也來幫忙,兩人輪流推,他們都說不信邪,我們一定要推上去,看到他們如此的充滿信心,我也只能裝作輕鬆的坐在輪椅上,在我們的隊伍算是開路先鋒,其他團員落後很多,沿途的登山者,見我們仍繼續勇往前進,不再有懷疑的眼光,各個豎起大姆指,幫我們一起加油,有了這些溫馨的鼓勵,讓我好感動,心想何必太怕死。慢慢地發現我們己爬上山頂了,再堅持一下,即可到目的地「毋忘在莒」,終於上山頂,趕緊拍照留下歷史的見證,據導遊說我是第一位坐輪椅登上毋忘在莒山頭的人。

不久,看到父親也慢慢地走上來了,臉上煥發出一份自信的神釆,我急著問母親是否有上山?父親回答就快上來了,我正擔心母親如何承受得住,不久,母親出現了,滿臉紅潤略帶倦累的笑臉。陸續也有老人和小孩上山,大伙兒征服高山後,皆露出自豪的神釆。 

有人說「登山難,下山更難」,在這麼陡峭的山路,如何去控制輪椅不會加速滑下山呢?這真是的大難題,還好大哥靈機一動,將輪椅背向著推,一方面可靠著身體當煞車,另一方面我背向陡坡也比較不那麼恐懼,就這樣子很順利的推下山,沿涂遇到較陡峭的路段時,幸好有張先生用力的幫忙拉住輪椅。    

在歸隊回車上後,領隊特別講了一段感人的話:今天陳先生和司機張先生合力推著輪椅登上「毋忘在莒」山上,是有史以來的壯舉,其友愛精神令人敬佩,希望各位給他們兩人熱烈的掌聲!」全車的人都鼓掌稱好,同時也讚許我有勇氣坐輪椅登上高山這份不懼的精神,又贏得滿堂彩,讓我內心充滿了溫馨之情。 

此次跟旅行團出遊,單是上下遊覽車,就不下三、四十次,感謝父親為了照顧我特別和我坐在第一排,方便上下車時幫我拿拐杖,又有大哥推輪椅代步,節省了不少體力的負荷,讓我能夠配合團隊行進的節奏,母親對我的衣食關懷,更令我倍覺溫暖,同時也要感謝團隊中其他人(包括司機張先生夫婦)對我的種種幫忙,以及事事以我為先。

               

 八十五年七月三十日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榮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